教育部日前印发《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下面简称《工作计划》),系统谋划和扎实推进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工作计划》明确,要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和确保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视力监测制度,及时把视力监测结果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按规定上报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系统。
《工作计划》还表示,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片面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要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学校的光环境是影响孩子们视力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大部分的中小学校所使用的荧光灯具存在照度、均匀度不足,眩光严重、频闪、过于裸露等问题,会诱发青少年儿童各种各样的视力问题。对于学校教室照明环境的改造,将引起各部门高度重视!
照度是指物体被照亮的程度,国家规定教室课桌面平均照度≥300 lx,照度均匀度≥0.7;黑板维持照度≥500 lx,照度均匀度≥0.8。传统教室灯光照度一般在100-200lx,灯光暗淡危害视力。
眩光是指空间亮度差致使视觉无法辨识或感到不舒服,国家规定教室灯光眩光值<19,传统教室照明的灯具多为裸露的荧光灯,眩光值>25,光源直射眼睛眩光严重,老师、学生容易产生视觉刺激而分散注意力,长久以往将严重影响视力健康。
光源频闪高,导致瞳孔括约肌不停的张合,引起学生眼睛疲劳,视力下降。传统学校用照明光源为220伏50赫兹的荧光灯,导致灯管每秒出现100次的闪烁。在不断有频闪的光源下学习,视觉系统需要不断的调节眼球瞳孔的大小来保护视网膜光强度的稳定性和成像清晰度。长时间在这种照明环境下学习,必定使瞳孔括约肌因过度使用而疲劳,轻则产生眼疲劳、酸痛,重则造成视觉系统的损伤。
国家规定色温为3300-5500K,而教室实测基本达到6000K以上,色温过高,会诱发情绪过度兴奋。传统教室灯光甚至>6500k,偏于冷白,过高的色温,影响学生们体内褪黑素分泌,降低睡眠质量,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
国家规定教室显色指数Ra≥80,美术教室显色指数Ra≥90,而目前教室使用的荧光灯光谱不全,光源显色指数低,实测均低于国家标准的80,会导致色彩缺失和偏色,色彩还原能力差,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辨色能力。
维格照明教室用远超国标的品质,照明改造采用“9+3”模式,整体提高“照度、照度均匀度、显色指数等”,降低“眩光、频闪等”,满足学生近视防控照明要求,为孩子们提供了全天候好光的护眼学习环境,24小时守护健康视力!